4

芝麻开门官网

芝麻开门官网

2018年08月09日

有人曾说,选择环境工程专业的初衷就是要以节能减排为己任,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工艺效能,节约能耗,在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能源、药剂和水资源的消耗,竭尽所学、所能、所会,为环境保护做贡献,珍惜每一滴水,每一份资源。这个人就是排水公司技术部工艺工程师——马晶。

马晶来到排水公司时,排水公司正处于从事业单位转变为国有企业的改制时期,如何在转制的同时做好生产运营成为公司面临的首要任务。马晶主动请缨,担当技术骨干,从优化运行记录表干起。

微信图片_20180927101818.jpg

运行记录表是记录污水处理厂站各项经济指标的重要设备,一个污水处理厂站,每日处理了多少污水,处理效果如何,节能降耗效果如何,有什么异常,采用何种方式解决以及处理结果如何,全凭运行记录及报表来反映。马晶对公司每一个污水处理厂站的运行记录表数据进行了全面摸底,她发现现存各污水处理厂站的记录表中,各项数据指标存在着叠加现象,并且不能直接反映水质和工艺设备状况。针对这个问题,马晶结合污水处理工艺需要,对运行记录表数据进行了梳理和精简,突出并详细记录对水量水质有直接影响的数据,删除与水量水质和设备运行状况无关的数据记录,对叠加数据制定了技术算法。经过优化过的运行记录表大大减轻了运行人员的记录工作量,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运行水质变化和设备隐患,做到提前预警和预防,从而快速实现工艺设备的优化。2017年,优化后的运行记录表已在各个污水处理厂站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微信图片_20180927101826.jpg

2016年9月,马坡再生水厂被排水公司正式接收,厂站日处理规模为4万吨/天,主体采用A2O+MBR膜工艺,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马晶发现污水处理的核心工艺膜格栅系统需要24小时不停运转,这样既增加用电负荷,又加剧设备磨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马晶与技术部、运行部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多次去马坡再生水厂第一现场查看情况,不断摸索,反复试验,最终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优化设备管线,并绘制出管线优化路线图。经过系统设计、改造,系统用电时长由原来的每天24小时缩短为3小时,每日缩短用电21小时,单在电费运行成本方面每年就节约13.6万元。这不仅是对公司运行成本的一项节约,更是推动区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的大幅提升。

在污水处理场站的处理工艺方面,目前主要选用生化处理工艺,该工艺中的化学处理工艺涉及药剂的种类和使用,会直接影响出水水质和运行成本。2018年初,马晶负责组织对所有厂区用到的重要药剂进行试验,她积极主动对接8家药剂厂家,对10种药剂进行试验,编制了小试、中试试验方案,及时跟踪药剂试验效果,根据不同厂区的实际污水处理量更精准的确定合适的药剂品种和使用量,有效地节约了运行成本,保证水质运行稳定达标。

微信图片_20180927101829.jpg

2018年,排水公司承担了区委区政府交予的于6月底将43座污水处理站的出水水质调试运行稳定达标的重要任务,为了在调试期快速了解水质变化,跟踪调试效果,马晶想尽一切办法,购买试验仪器、设备和药品,找好化验人员,安排好实验室场地,前后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一座能快速检测COD、氨氮、总氮、总磷等常规项目的实验室,在建成当天就能够立即开始对李桥镇京平高速污水处理站各生化阶段的COD、氨氮和总氮进行检测,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影响水质不合格的因素,快速调整工艺段参数,大大缩短了调试周期,确保了水站稳定运行,提前完成了该项目。

微信图片_20180927101833.jpg

马晶虽为女技术员,但公司大大小小的污水处理站她都去过。在对农村地区进行污水处理设施调研时,她带队走遍50多个村内的大街小巷,两三米高的设备她轻松自如的爬上爬下。只要工作需要,无论严寒酷暑,无论何时何地,她都认真、细致优化每个设备的具体环节,从来没听到她的一句苦与累。她总说,每次工作都是她最享受的,只要能够保证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她就甘之如饴。在她身体力行的带领下,在与之共事的潜移默化影响下,保护环境、减少能耗,珍惜每一滴水资源已成为排水公司每名职工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

从基层工作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勤奋踏实,不断奋进,马晶逐步成长为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她带领排水公司的技术团队,力争最大限度的发挥污水处理厂站的节能减排作用,为顺义区青山绿水做出贡献,发挥污水处理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行动开创未来,必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她用扎实的脚印丈量着青春的步伐,用不懈的行动坚持着理想的方向,不断成就自己的奋斗青春。

芝麻开门官网